发布时间:2023-05-31浏览次数:623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需求放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等多重挑战,我国外贸加速提质升级,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壮大,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出口额持续攀升,展现出超大规模市场的韧性与活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下一步,应立足优势,加快形成政策合力,全力实现外贸促稳提质,牢牢稳住外贸基本盘。
加快落实落细稳外贸政策。发挥稳外贸政策综合效应,围绕外贸企业关心的“降低成本”“收支便利化”等具体问题,进一步落实落细相关配套政策。统筹用好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加大对境外参展、海外营销、来华采购、境外投资等跨境经贸活动的支持力度。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增信作用,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不断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进一步扩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覆盖面。
切实降低外向型企业成本。针对外贸企业货源供给不稳、货物周转不畅等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要在加快落实各项减税降费、贷款贴息等政策的基础上,推动海关监管模式创新,提升物流通关效率。探索建立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激励机制,支持通过设置外汇衍生品专项授信额度、引入商业担保增信等方式,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强化用工、用能、物流等保障,确保外贸订单及时履约交付。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全球联动的融资支持,从源头上解决外贸企业“有单不敢接”的难题。
积极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鼓励多元主体按需建设海外仓,鼓励海外仓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探索在东部沿海产业集聚度高、交通运输条件好、外贸基础强的地区增设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通过优化跨境电商B2B(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出口海外仓监管模式等,推动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融合发展。支持外贸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探索开展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保税再制造试点。
强化稳外贸产业基础。提升出口产品和服务质量,探索在中西部、东北地区设立更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突出地区特色。扩大一般贸易出口,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和大型国际贸易商,加强品牌、质量和渠道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建立品牌推广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品牌。积极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支持具备条件的区域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联动区,探索建立结对机制。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以及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加各国优质产品进口,拓宽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能源资源进口渠道,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加强国际交流和强化贸易促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作用,密切供应商和采购商对接,鼓励外贸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稳定老渠道、开拓新渠道。加快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降低指定产品进口关税,提升进口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以各类开放平台、交通物流枢纽为支撑,打造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承接外向型产业、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载体平台。
密切同全球贸易伙伴合作。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各类专业展,持续完善已有线上贸易平台,创造更多贸易机会。优化自由贸易区布局,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逐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深入参与各领域议题谈判。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完善贸易畅通网络,支持中欧班列拓展新路线,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拓展丝路电商全球布局,建设“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大市场。加快推进对外贸易产品创新,鼓励创新、绿色、高附加值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金瑞庭) 【编辑:梁异】
中新网上海9月14日电(李秋莹 杨海燕)中秋佳节临近,近期,不少沪上知名老字号又开启了排队模式。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的老字号在创新上依旧是下足了功夫,“卷”出了新花样。
与老字号争先“卷”起来相对应的,是今年月饼市场的火爆,此前,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秋月饼行业趋势》显示,今年整体产量、销售额同比将有5%左右的增长。
南京东路不仅仅是游客心中的上海滩“顶流”,在鲜肉月饼界,它同样占有一席之地,每逢中秋时节,不少位于南京东路的老字号门前都会排起长队,新雅就是其中一家,“今年我们推出现烤月饼新口味有桂花酒酿、叉烧和麻辣牛肉三种馅料,消费者们也都很感兴趣”,新雅行政总厨黄任康介绍,“尤其是叉烧月饼,和传统的鲜肉月饼不同,叉烧馅料需要选用肉嫩多汁、适合做叉烧的五花梅肉,以秘制工艺先行腌制烹烤,再入馅,这样做出的现烤叉烧月饼馅微甜、饼皮干香酥脆,裹挟着浓厚汤汁,一口就很满足。”
记者在现场发现,不少消费者会在购买鲜肉月饼的同时再搭配几只新品回家“尝尝鲜”,“我买了两只桂花酒酿口味,尝尝味道。”一位女士表示。
同在南京东路的老字号泰康食品今年则推出了佛跳墙鲜肉、羊肚菌鲜肉月饼口味供消费者尝鲜。另一家老字号德兴馆,今年首次与广东老字号“广合腐乳”携手合作,共创了一款新潮口味——南乳鲜肉月饼。南乳鲜肉月饼,顾名思义就是在鲜肉月饼的配方中添加了南乳,上海人喜欢将其与猪肉搭配烹调成南乳肉。以浓厚丝滑著称的腐乳被西方食客誉为“东方奶酪”,“广合腐乳酿造技艺”更入选了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的鲜肉月饼制作工艺使用的是传统大包酥、开酥的制作方法,这个是中式酥皮点心的经典制作方式。”据上海德兴馆非遗传承人张坚介绍,南乳鲜肉月饼沿用的是他们店里的传统鲜肉月饼配方,不同的是在猪肉馅芯里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广合红方腐乳,浸润了腐乳色泽后的馅芯在烘烤后会呈现出淡淡的玫瑰粉色,透着汤汁看起来十分有食欲,吃起来也鲜香多汁,带有一股浓郁的腐乳发酵香。
“消费者对月饼新品的接受度较高,很多消费者愿意尝试独特新奇口味月饼,不过在青睐新品的同时,‘旧味’依然是销售主流。”大润发工作人员表示。
光明邨门前的队伍印证了这一说法,13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下着小雨,长长的队伍,从店门口一直延伸到街尾,“这里是排鲜肉月饼的,有时间你就排,队伍尾巴在后面,没时间你就不要买了。”队伍中,一位阿姨正在热心的解答为路过的游客解答疑问。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在家也能品尝,不少老字号推出了冷冻装鲜肉月饼,消费者在家就能享受现烤美味,例如,光明邨鲜肉月饼生坯保持了与线下门店一样的原料和工艺,每只克数也和线下门店产品一致,可以高度还原门店现制现售月饼的口味。邵万生、泰康、真老大房等老字号也纷纷带来月饼生坯。德兴馆更是精心策划了冷冻装南乳鲜肉月饼的包装袋,以两家老字号的创始人形象为灵感设计了两位“代言人”:阿兴和方先生,更生动地介绍这只创新月饼背后的历史文化,以及顾客如何在家里用烤箱、空气炸锅轻松复刻。(完) 【编辑:刘欢】